emc易倍体育华润微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5-04 22:49:50    浏览:

[返回]

  emc易倍体育2022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局部地缘冲突加剧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不同类别的表现有所分化,模拟和分立器件仍保持稳定增长。从行业来看,虽然传统电子产品需求萎缩,但结构化机会显现,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增长幅度较大。根据Gartner的统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达到6,180亿美元,增长4%,但预计2023年将下降3.6%。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估,全球半导体市场今年仍将出现4.4%的增长,规模达约5,800亿美元,但预计2023年将下降4.1%。IC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360亿美元,增长约3%,但预计2023年将减少约5%。在经历了2023年的周期性下滑后,ICInsights预测半导体销售额将出现反弹,并在未来三年实现更强劲的增长。到2026年,半导体销售额预计攀升至8,4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根据IBS数据,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将达到6,06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达到1万亿美金。尽管由于周期性的特点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半导体市场出现了短期波动,但芯片在使世界更智能、更高效、更互联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半导体市场的长期前景仍然非常强劲。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5G、AI、物联网、自动驾驶、VR/AR等新一轮科技逐渐走向产业化,未来十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进口替代与成长的黄金时期,逐步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也将充分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受益于进口替代、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等历史性机遇。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设计自主、制造全程可控,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公司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以IDM模式为主经营的半导体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012.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7%;实现利润总额265,266.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1,70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645,779.96万元,较期初增长19.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98,072.26万元,较期初增长15.56%。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1,092.67万元,同比增长8.77%,主要系因公司充分发挥IDM模式优势,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紧抓国产替代机遇,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

  2、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39个百分点,主要系因公司推动产品应用向工控、新能源光伏、通信和汽车电子领域拓展升级,深化于中高端应用领域头部客户的合作,产品获利能力好于上年同期,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3、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4,915.96万元,同比增长15.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5,323.54万元,同比增长7.30%,主要系因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同时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有所增长。

  4、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92,110.91万元,同比增长29.15%,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9.16%;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共计231项,其中发明专利177项。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获得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041项,其中发明专利1,660项,占专利总数的81.33%。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与方案实现销售收入49.47亿元,同比增长13.55%,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产品聚焦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三大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与方案板块下游终端应用主要围绕八大领域,其中车类占比19%,通信设备占比18%,工业设备占比17%,新能源占比16%,家电占比13%,照明占比7%,计算机占比5%,智能穿戴、医疗及其他占比5%。公司整体泛新能源领域(车类及新能源)占比已经达到了35%。

  汽车电子领域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85%,产品进入比亚迪002594)、吉利、蔚来、一汽、长安等重点车企,公司成功召开车规级产品发布会,发布先进沟槽栅MOS/SJMOS/IGBT/SiCMOS等系列化车规级产品。

  公司在光伏逆变器、变频器等新能源领域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市场份额提升,新能源领域的营收在产品与方案板块的占比从2021年8%提升至16%,产品进入阳光电源300274)、德业股份605117)、汇川等重点客户。

  IGBT产品:报告期内,IGBT产品线%,产品线营收及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市场结构持续升级,产品在头部车企以及多家Tier1企业实现大批量供货,汽车领域的销售额占比由2021年2.9%增长至22%;加强光伏、储能、充电桩、UPS等优质工控市场的推广力度,各市场领域获得头部客户验证并实现量产,工控市场销售额占比由21%增长至43%;工业焊机、UPS、充电桩、光伏、工控和汽车电子市场销售占比达到85%;消费领域的销售额占比由2021年22%下降至15%。IGBT模块2022年实现量产,公司推出多款变频器模块并实现量产,同时,推出650V/450A光伏模块,在多家光伏客户送样验证。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报告期内,公司宽禁带半导体以中高端应用推广为主线,产品技术迭代与研发有序推进为路径,在宽禁带功率器件产品新兴赛道取得了技术和产业化的显著进步。碳化硅以及氮化镓功率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与丰富,产业化进程与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碳化硅和氮化钾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24%。碳化硅二极管二代平台已完成650V、1200V全系列化产品开发,覆盖目前主流应用需求,产品在汽车电子OBC、充电桩、储能、光伏、大功率电源方面批量供应;碳化硅二极管三代平台开发进展顺利,Rsp等各项参数达到国际领先产品水平,预计2023年将实现产品系列化。SiCMOS电压覆盖650V/1200V/1700V,在新能源汽车OBC、光伏储能、工业电源等领域通过多个客户测试并批量出货。车规级SiCMOS和SiC模块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多款SiCMOS模块产品出样。碳化硅器件整体销售规模同比增长约2.3倍,待交订单超过1,000万元,投片量逐月稳步增加。氮化镓产品方面,650V和900V级联型氮化镓器件产品推向市场,营收实现快速增长,产品应用以PC电源、电机驱动、照明电源、手机快充为主。公司加快8吋氮化镓工艺优化与产品开发,并同步推进储能电源、光伏逆变器、工业电源、通讯电源的产品开发和规划。

  MOSFET产品:报告期内,MOSFET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2%,MOSFET产品技术领先性与规模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保持了规模增长与高毛利水平,其中先进沟槽栅MOS和高压超结SJMOS占比达到55%。MOSFET产品进行多元化市场结构调整与升级,其中在光伏、储能、UPS等工业市场和通信设备市场得到了快速增长;中低压MOS产品中,工业控制和汽车类市场占比已达50%。成品化率由2020年的61%提升到2022年的86%,进一步强化了CRMICRO在国内MOSFET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特种器件: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8吋SBD技术优势,积极响应双碳政策,瞄准光伏机遇,TMBS光伏模块成功导入光伏组件天合、晶澳、晶科等龙头客户并实现批量供货,实现TMBS光伏成品及模块销售从零到8,000万元以上规模。

  功率IC:报告期内,功率IC产品聚焦电池、电源、电机应用领域,提升行业内地位,进一步扩大国内白色家电、工业变频器等市场份额。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电网及AC-DC、电动工具、LED照明、电源、电机驱动、无线充电等,其中电动工具产品同比增长229%、智能电网及AC-DC产品同比增长21%。

  功率集成模块:公司IPM重点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20%,小功率产品持续上量,中功率产品积极导入白电头部客户,大功率产品也将面世推广。公司建立了SOI产品技术平台并开发国内首颗SOI全集成电路。单片SOI功率集成电路通过客户端认定,并批量使用。DrMOS产品研发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样品测试验证,产品主要面向计算及通讯应用领域。

  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报告期内,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领域取得产品突破,产品包括MEMS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以及烟雾报警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产品发挥规模优势并推出高速光耦芯片,不断在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取得积极成效,提升高端应用领域占比,开启国产替代新周期。三代联网烟感在本年度实现试样到批量供货的突破,全年累计销售量近2,000万颗。智能控制产品方面,驱动及MCU产品同步增长14%,公司整建制引入安全MCU团队,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智能终端领域。

  公司具有对外提供功率半导体规模化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的能力。公司通过加快创新步伐,夯实核心能力,持续进行晶圆工艺和封装能力提升,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并建立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质量体系完善、推行智能制造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支撑产品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9.49亿元,同比增长3.07%。

  公司0.11微米BCD技术平台获得先导客户产品验证,0.15微米数字BCD技术平台开始推向市场,0.18微米模拟BCD技术平台性能指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0.18微米80~120VBCD技术平台通过车规级认证,0.5微米超高压SOIBCD技术平台通过先导客户应用认证。公司超高压电容技术平台进入量产,600V高压驱动IC工艺平台持续高位量产,MEMS技术平台进一步拓展新门类研发。

  公司积极布局世界先进的新型铁电材料存储器技术(VFRAM),目标建立新型氧化铪基铁电存储器和嵌入式铁电存储MCU产品制造平台。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第一代铁电存储器制造能力并实现国内首家消费级新型铁电存储器的批量生产和市场应用;同时嵌入式IP开发也已实现产品功能和较高的良率,并达到消费电子的可靠性要求,正加大投入持续研发以提升可靠性和优化性能,预计在2023年将推出国内首款嵌入式新型铁电存储产品。

  报告期内,智能功率模块封装处于满产状态,公司开发的新型IPM封装产品开始量产,将形成丰富全面的功率智能模块业务。在大功率器件封装方面,公司积极开发新型的封装形式,前期投资开发的LFPAK,TOLL,TO247等面向光伏、储能领域的核心器件封装平台,部分客户验证已经通过,并开始小批量产,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好的增长。公司在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国内和海外客户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与国内主要电动车制造商开展合作。面板级封装研发了新型集成模块工艺,可以集成IC、分立器件和被动器件,采用RDL实现立体互联,具有面积小、低阻抗、高效导通的特点,为广大设计公司提供灵活的模块集成方案,可实现chipet技术的异构集成/异质集成功能,多家客户进入量产阶段,营收同比增长约122%。

  重庆先进功率封测基地已经通线,并已经开始产品验证,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批量生产。

  报告期内,掩模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60%,得益于高阶产能扩充和导入新FAB线um及以下业务接单同比增长200%,标志着掩模产品结构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端掩模项目加快推进,已于2022年11月22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按计划进行中,预计2023年底高端掩模产线、组织管控与内部管理方面

  公司对标国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企业,积极推动公司组织变革,提升公司运营和管理效率。

  (1)2022年是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公司在2021年改革经验基础上,按照“抓机制实效、抓短板弱项、抓穿透基层、抓巩固成果、抓宣传引导”的工作原则,重点锁定并高质量完成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务求改革实效,初步实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稳固化和制度化,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目标。

  (2)2022年,在公司整体、事业群和部门层面对标找差,通过四步管理法(系统方法设定、五级指标落实、量化指数追踪、指标动态调整)来推进对标世界一流、提质增效工作,公司研发管理模式获评华润集团管理标杆项目,各事业群和部门按照QBMI量化对标世界一流工作进展。

  (3)2022年1月7日,公司成立华润微南方总部和全球创新中心,新设机构主要职责是加大公司在大湾区的业务发展。华润微南方总部暨全球创新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公司更好的实现“十四五”期间聚焦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4)2022年3月16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1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根据实际情况,公司对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的人数及授予数量进行调整。公司认为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规定的授予条件已经成就,同意确定2022年3月16日为首次授予日,以34.1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1,273名激励对象合计授予1,181.20万股限制性股票。本次股权激励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

  (5)公司连续多年组织召开年度科技大会,通过一个以科技工作者为主角的交流平台,一个科技创新战略传递宣贯的平台,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30015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建设。

  公司围绕整体战略,持续关注外延式扩张机会,锁定目标集中在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公司,以及能够快速提升公司产品与客户层次的制造资源,通过对外合作、收购兼并和股权投资等多种发展路径,利用成功的整合经验,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效应,借助资本力量,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持。

  (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利用国家鼓励政策,成功引入外部投资方对迪思微电子进行混改,该项目旨在激发团队创新创业活力,建设国内高端的掩模项目。项目首期规划投资12亿元,项目实施后可以将迪思微电子的掩模制版工艺节点提升至40nm,并形成月产3,000片以上,覆盖国内主流12吋、8吋和6吋的掩模制版市场需求。

  (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收购大连芯冠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润新微电子(大连)有限公司。润新微电子专注于氮化镓的外延和工艺技术研发,提供650V/900V多规格的氮化镓器件产品,电源功率的应用覆盖几十瓦到几千瓦范围,产品主要应用于电源管理、太阳能逆变器、新能源汽车及高端电机驱动等科技产业。

  (3)报告期内,华润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地方国资相关法人等在深圳市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润鹏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项目公司主要负责建设华润微电子深圳300mm集成电路生产线亿元,该项目紧紧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聚焦40纳米以上模拟特色工艺,项目规划总产能4万片/月,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贴近和带动产业上下游的配合和衔接,引领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与创新,同时发挥公司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优势,与IC设计、封装、测试等上下游环节联动,形成集聚效应,奠定公司长远发展动能。

  (4)截至2022年底,润科基金共有45个项目完成了立项和投决,累计投资42个项目,累计投资超17亿元。润科基金围绕公司产业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进行投资,谋求产业链及细分领域的纵向与横向整合,利用公司的核心资源整合产业链,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设计自主、制造全程可控,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公司制造与服务业务主要提供半导体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服务。此外,公司还提供掩模制造服务。

  公司产品与方案板块业务目前主要采用IDM经营模式,同时制造与服务板块业务向国内外半导体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IDM模式是指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在内全部或主要业务环节的经营模式。公司产品及方案板块采用IDM经营模式,主要原因为IDM模式在研发与生产的综合环节长期的积累会更为深厚,有利于技术的积淀和产品群的形成。另外,IDM企业具有资源的内部整合优势,在IDM企业内部,从芯片设计到制造所需的时间较短,不需要进行硅验证,不存在工艺对接问题,从而加快了新产品面世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高效的特色工艺定制。功率半导体领域由于对设计与制造环节结合的要求更高,采取IDM模式更有利于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积累,推出新产品速度也会更快,从而在市场上可以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该模式对企业技术、资金和市场份额要求较高。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针对产品与方案板块的开发,公司制定流程控制文件《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研发流程主要包括立项、设计、样品试制及评价、试生产和量产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①立项阶段:综合考量市场调研、客户需求、技术趋势等因素启动产品立项,立项评估报告包括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工艺及生产可行性、财务可行性、项目计划及预算等方面。评估报告提交评审委员会评议通过后进入设计阶段。

  ②设计阶段:产品立项后,研发人员依据《设计开发技术评估报告》和《设计开发任务书》正式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其中包括线路设计、版图设计、工艺设计及验证方案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时可根据产品规模、设计难度等进行次数不定的设计审查。研发人员会围绕设计目标,进行芯片仿真、失效模式分析,确定产品的雏形,初步确定材料规格及工艺流程,进行单项工艺开发。产品设计方案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将根据方案制作相应光刻版,准备工程批流片试验。

  ③样品试制及评价阶段:该阶段将依据产品性能与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验证流程。工程试验批在流通后对芯片进行中测评价与封装成品测试评价,若不达标则进行新一轮的工艺调整或版图调整,直至相关参数达标,同时进行可靠性评价、无有害物质评价、应用评价以及客户送样评价。样品通过上述全部评价后,进行扩批验证稳定性。在完成工艺流程固化、关键窗口拉偏完成、可靠性考核、客户认定通过等程序后,样品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进入试生产阶段。

  ④试生产阶段:研发人员继续优化改进产品,提升产品的良率,及时解决客户反馈,在达到一定产量后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进入量产阶段。

  ⑤量产阶段:运营中心按订单计划安排生产,工厂按照流程单、控制计划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持续协同改进,通过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产品与方案板块依托公司全产业链制造资源,主要采取IDM经营模式经营,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少量阶段性产能或工艺不匹配的生产环节选择进行外协加工生产。

  IDM模式下,市场部门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制订销售计划,综合计划部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晶圆生产由公司制造中心完成,制造中心会根据内外部整体需求进行原材料采购计划。晶圆生产完成后通过公司封测平台进行封装测试。如有需要外协加工的情况,公司在严格遴选委外供应商的基础上,严格管理和跟踪外协加工全过程,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同时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保密工作。

  公司产品与方案板块采取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模式,公司制定了《营销业务管理规定》《经销商通用规则》《市场部订单管理规定》等制度,具体规定和流程如下:

  ①接受订单与计划:市场部门将客户订单录入系统,包括产品规格型号、订购数量、价格、交货日期等,市场部门与运营中心根据库存情况确认可达成的交期,确认后对客户进行回复。市场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计划,提交运营中心,由运营中心按照需求组织制造生产。

  ②发货:对于的客户,公司确认收到客户的付款单后进行发货;对于授信客户,在授信条件内发货。发货时产品直接由公司发送至客户指定地点。

  ③开具发票:发货后,系统根据发货单自动生成销售发票,市场部门审核后将发票发送客户。

  ④对账及收款:公司会每月与客户进行对账确认,对于授信客户,市场部门按照相应的授信账期在发货后跟踪货款结算情况,以保证按期收款。

  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数量众多,部分销售需要通过经销商提供销售渠道以及日常的客户维护工作。公司选定的经销商具有丰富的销售网络及深厚的客户积累,是公司客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对经销商管理建立并执行全套的严格管理措施,经销商需提供终端客户资料,签订《经销商通用规则》《销售协议书》,再进行送样、报价、接单交易,公司会不定期对经销商进行实地拜访和核实。公司一般通过经销区域范围、客户资源、推广能力、技术支持、资金实力等方面综合考察经销商。公司主要经销商皆为行业内知名经销商,具有较强的营销管理能力,同时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团队也能为终端客户提供一定的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服务,从而有效地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

  公司制造与服务板块工艺技术研发遵循业界标准的研发流程,具体包括立项评估、工程开发、产品验证、试生产、量产等重要环节,每个阶段均有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公司制造与服务板块工艺技术研发简要流程如下:

  ①立项评估阶段:市场部门根据市场及客户发展需求以及公司产品发展战略需求,确立工艺技术发展目标,在公司内产、销、研等部门展开全面立项评估,针对市场、商业、技术、生产、财务等维度进行量化打分,最终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议后确定是否立项,并明确项目目标与负责人。

  ②工程开发阶段:基于立项需求及项目目标,项目负责人在公司范围内成立项目团队,规划项目开展计划与配套资源,组织实施项目研发工作。以晶圆制造为例,具体技术开发流程包括工艺物理设计规则文件定义、工艺流程架构定义、器件架构及参数目标定义、工程开发阶段工程掩模版的规划与制作、工程试验方案的制定与流片、工艺及器件开发结果测试与评价等工作。工艺及器件开发达标后,研发中心负责总结阶段成果并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阶段技术交付。通过技术评审后,由市场部门结合市场及客户发展状况判定项目是否进入下一研发阶段。

  ③产品验证阶段:基于工程开发阶段交付,由研发中心完成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与设计服务套件文件建立,并提交给设计单位进行相应产品设计。产品导入后由研发中心开展产品工程流片并保证工艺及器件参数达标。产品功能验证评价由设计单位负责,研发中心配合进行工程改善以及产品工程窗口验证。产品验证达标后,由研发中心负责总结阶段成果并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技术交付。通过技术评审后,市场部门结合市场及客户发展状况判定项目是否具备进入试生产阶段的条件。

  ④试生产阶段:通过工艺平台可靠性考核及客户产品可靠性考核,客户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产品良率提升、生产工艺能力提升、生产产能拓展等工作。产品试生产各项交付指标达标后,研发中心负责总结阶段成果,并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技术评审后,公司结合市场及客户发展状况判定项目是否进入下一阶段。

  ⑤量产阶段:运营中心主要负责产品生产,并管控产品良率提升、生产能力改进、生产效率提升等工作,使研发效益最大化。

  公司制造与服务板块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晶圆制造服务主要采购原材料有硅片、化学品等;封装测试服务主要采购原材料有引线框、塑封料等。同时,公司采购部门会根据市场供应情况、价格变化情况及供应商交货周期等因素,结合生产计划对主要的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安全库存备货。

  公司采购方式分为招标采购方式和非招标采购方式,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和多数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部门按采购计划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采购部门会根据采购类别和采购金额选择相应的采购方式,并与供应商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内容包括采购金额、数量和供货日期等,货物经质检验收后入库。

  公司具备完善的生产运营体系,由运营中心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和产能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对于晶圆制造业务,在接到客户的产品订单后,公司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客户产品所需的制程、规格并制定工艺路线和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综合计划部负责制造生产过程控制、订单交期确认和生产计划安排,智能与信息化部负责提供生产自动化及生产系统方面的技术支持,质量管理部评价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并提出质量控制方案,订单通过评审后由制造部门负责落实生产。对于新客户或是新产品,制造中心与研发中心将协同公司相关部门进行立项评审,确定产品开发项目及相关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安排流片实验并完成相关的技术测试分析、封装测试分析、客户试用评估、可靠性考核评估等新品综合实验。通过客户验证评估后,公司对新产品进行试生产、小批量生产以评估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以及是否具备量产所需的工艺窗口。通过这些验证后,产品可以开始根据客户需求进入量产。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各环节产品质量的跟踪检测,所有产品经质量管理部验收合格后才会交付给客户。

  对于封装测试业务,公司生产流程如下:客户有新产品封装测试需求,公司将先评估封测是否能承接并安排工程试验批,流程通过后进入量产阶段。客户提供封测代工需求计划,综合计划部依据产能情况评估计划承接量。公司在接到客户订单并收到客户圆片后,进行生产安排,并负责管理订单交期确认、生产计划安排、订单交付等事项。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综合计划部负责封测生产过程控制、订单交期确认和生产计划安排,智能与信息化部负责提供生产自动化及生产支持系统方面等技术支持,质量管理部评价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并提出质量控制方案,订单通过评审后由制造中心负责落实生产,质量管理部负责各环节产品质量的跟踪检测,所有产品经质量管理部验收合格后才会交付给客户。

  目前公司制造与服务板块以直销作为主要销售方式,由市场部门负责销售管理,公司制造与服务板块主要客户是半导体企业,公司与国内众多半导体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其在产品交期、质量控制、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方面形成了标准化、系统化、合同化约束,客户一般会与公司签订框架性合同,根据具体的生产计划以订单方式向公司发出采购计划emc易倍体育,公司生产完成后发货。发货后,系统根据发货单自动生成销售发票,市场部门审核后将发票发送客户。公司会每月与客户进行对账确认,对于授信客户,市场部门按照相应的授信账期在发货后跟踪货款结算情况,以保证按期收款。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以及提供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制造服务,属于半导体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制造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9”。

  半导于电子行业的中游,上游是电子材料和设备。半导体和被动元件以及模组器件通过集成电路板连接,构成了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承担信息的载体和传输功能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半导体是电子产品的核心,信息产业的基石。半导体行业具有下游应用广泛、生产技术工序多、产品种类多、技术更新换代快、投资高、风险大等特点,全球半导体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景气周期与宏观经济、下游应用需求以及自身产能库存等因素密切相关。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将集成电路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支持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如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工信部颁布的《物联网“十三五”规划》、2020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半导体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纲要提出需要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坚定发展半导体产业已上升至国家重点战略层面,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产业。

  2022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局部地缘冲突加剧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不同类别的表现有所分化,模拟和分立器件仍保持稳定增长。从行业来看,虽然传统电子产品需求萎缩,但结构化机会显现,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增长幅度较大。根据Gartner的统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达到6,180亿美元,增长4%,但预计2023年将下降3.6%。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估,全球半导体市场今年仍将出现4.4%的增长,规模达约5,800亿美元,但预计2023年将下降4.1%。IC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360亿美元,增长约3%,但预计2023年将减少约5%。在经历了2023年的周期性下滑后,ICInsights预测半导体销售额将出现反弹,并在未来三年实现更强劲的增长。到2026年,半导体销售额预计攀升至8,4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根据IBS数据,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将达到6,06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达到1万亿美金。尽管由于周期性的特点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半导体市场的销售额出现了短期波动,但芯片在使世界更智能、更高效、更互联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半导体市场的长期前景仍然非常强劲。

  2022年,国内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总体实现了平稳增长,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表现依然突出,后续工业稳增长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总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芯片结构性短缺仍在延续,但智能手机、PC等消费领域终端市场已经出现疲软。根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共出口2,734亿个,同比下降12%。据工信部统计,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3,242亿块,同比下降11.6%。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803亿美元,但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6.3%,与2022年11月相比,12月环比中国地区销售额下降5.7%。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芯片产品水平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需要以及行业应用需求。随着5G、AI、物联网、自动驾驶、VR/AR等新一轮科技逐渐走向产业化,未来十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进口替代与成长的黄金时期,逐步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贸易摩擦等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加速进口替代、实现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主要用于改变电子装置中电压和频率、直流交流转换等。功率半导体分为功率IC和功率分立器件两大类,功率分立器件主要包括二极管、晶闸管、晶体管等产品。

  功率半导体属于特色工艺产品,非尺寸依赖型,在制程方面不追求极致的线宽,不遵守摩尔定律,而专注于结构和技术改进以及材料迭代。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占比在8%-10%之间,结构占比保持稳定。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装置的必备,行业周期性波动较弱。近年来,功率半导体的应用领域已从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拓展至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变频家电等诸多市场,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根据Omdia数据预计,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至522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占据全球功率半导体超过30%的需求,且中国的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仍在逐步增加。预计至2024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6亿美元。

  随着国家政策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及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替代,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有望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依次突破,国产替代进程正不断加速。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运营完整产业链的半导体企业。

  公司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以IDM模式为主经营的半导体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公司多项产品的性能、工艺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与国外厂商差距不断缩小,国产化进程正加速进行。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以MOSFET、IGBT、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产品,以光电传感器、烟报传感器、MEMS传感器为主的传感器产品,和以MCU为代表的智能控制产品等。

  根据Omdia和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的统计,以2021年度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功率器件企业排名第二、中国MOSFET规模排名第一、中国MEMS规模排名第三、中国掩模制造企业排名第一。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指硅、锗元素等单质半导体材料;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指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锑化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SiC和GaN。和传统半导体材料相比,更宽的禁带宽度允许材料在更高的温度、更强的电压与更快的开关频率下运行。SiC具有高临界磁场、高电子饱和速度与极高热导率等特点,使得其器件适用于高频高温的应用场景,相较于硅器件,可以显著降低开关损耗。因此,SiC可以制造高耐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如MOSFET、IGBT、SBD等,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与硅元器件相比,GaN具有高临界磁场、高电子饱和速度与极高的电子迁移率的特点,是超高频器件的极佳选择,适用于5G通信、微波射频等领域的应用。未来,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成本因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而下降,其应用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给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Omdia数据,2021年全球SiC和GaN功率半导体的销售收入超过11亿美元,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电源和光伏逆变器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30年将超过175亿美元。

  随着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半导体主要下游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进程加快。下游市场的革新升级强劲带动了半导体企业的规模增长。在汽车电子领域,相比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需要用到更多传感器与制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单车半导体价值将达到传统汽车的两倍,同时功率半导体用量比例也从20%提升到近50%。在新能源光伏领域,2022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同比增幅均在45%以上。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实现量价齐升。新兴科技产业将成为行业新的市场推动力,并且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半导体行业将会出现发展的新契机。

  随着半导体产业进入后摩尔时代,制造端的成本不断上升,产品功能集成更加复杂,因此得益于对更高集成度的广泛需求,以及下游5G、消费类、存储和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大趋势的推动,先进封装将成为推进封装产业的主推动力。根据Yoe的预测,2020-2026年,先进封装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9%,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420亿美元。虽然中国本土供应商在传统封装领域已占据较高比例的全球市场份额,但在先进封装领域仍需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先进封装占总营收比例约为25%,低于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先进封装技术的演进,一方面提升封装测试环节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中的地位与价值量,另一方面也给现有市场格局带来了新技术要求的挑战。先进封装包括倒装芯片(FC)、硅通孔(TSV)、嵌入式封装(ED)、扇入(Fan-In)/扇出(Fan-Out)型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SiP)等先进技术演进形式,相较于传统封装技术能够保证质量更高的芯片连接以及更低的功耗。其中,扇出型封装技术是顺应半导体产品小型化、薄型化、功能强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封装技术,是封装技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面板级封装(PLP)是一种从晶圆和条带级向更大尺寸面板级转换的方案。由于其潜在的成本效益和更高的制造效率,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技术有望带来了相较传统封装更高规模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实现大型封装的批量生产。

  公司业务包括产品与方案业务及制造与服务业务两大业务板块,公司在主要的业务领域均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核心技术均为国内领先,其中沟槽型SBD设计及工艺技术、光电耦合和传感系列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及BCD工艺技术国际领先。上述核心技术已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批量生产中。公司主要核心技术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配置先进设备、引进行业高端人才、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以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提升公司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研发成果如下:

  (1)IGBT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综合性价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OBC、光伏、UPS等高端工控领域,客户评价良好,实现了从消费类、低端工控向高端工控和汽车领域的转变;

  (2)SiCMOSFET功率器件研制成功,器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公司在新型高压功率器件领域的空白,解决了高端功率器件的卡脖子问题。建立了国内首条6吋SiC产线mΩ产品为基础推出系列化产品,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为公司未来进入高端工控和汽车市场打下基础;

  (3)多层外延CooMOS器件产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650V器件性能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产品已实现量产,在手机快充、TV电源、LED电源、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OBC上批量供货,实现了进口替代和国产超结器件的自主可控,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4)公司通过中功率600V(15~30A)IPM产品的自主研发,建立了DBC结构的DIP25智能功率模块塑封工艺平台,完成了中功率IPM测试评价技术和应用方案的研发,打破国外品牌在中高端驱动控制领域的IPM市场的垄断,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PM产品,推动了公司功率半导体产品一体化价值链的实现;

  (5)通过自主研发完成了17节模拟前端芯片研发及产品上市,实现针对二轮车、储能等36V、48V系统电池包应用解决方案emc易倍体育。结合高精度采样控制方法及均衡控制算法,解决了长时间应用因电池不均衡导致的容量下降问题,延长了电池包使用寿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基于GaN高效能快充解决方案,采用新型的GaN控制及驱动技术,产品已完成各项性能评估,结合前端控制器,实现最大输出功率65W,开始客户送样评价,该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7)自主研发的单片智能功率IC,解决了箝位设计提升电路抗冲击能力及开关一致性、电路温升、圆片翘曲、原位掺杂N型沾污及圆边失效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封装技术研究、Trench优化、PI加厚等措施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8)PhotoMOS产品系列自主研发,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核心芯片中光接收PVG芯片关断速度提升至35us,驱动MOS芯片的可靠性达到国际产品水平,进行了封装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产品考核体系;产品实现了量产,在新能源汽车BMS、工业控制、测试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进口替代,占据了国产芯片龙头地位;

  (9)完成了0.11um成套特色工艺平台的研发和试产,SRAM单元面积达到了8英吋业界的领先水平。公司首次在自有0.11um嵌入式闪存工艺上完成了高端32位MCU芯片的研制;自主研发的0.11umBCD工艺平台已完成全部器件研发,核心器件整体性能达标,性能指标相比上一代提升明显;

  (10)在高电压BCD工艺技术上再次取得突破,于国内率先研发完成业内电压最高的1200VBCD工艺,技术性能与国际领先的英飞凌、三菱等公司实现并跑,已完成多款汽车电子和工业电机驱动芯片的试制;

  (11)MEMS传感器制造平台升级到8英寸,光电及硅麦克风产品实现高良率批量生产,用于车规激光雷达的APD和SPAD工艺也进入试生产;

  (12)SOI特色工艺平台研发持续深入,解决了多款高端关键芯片在制造工艺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在5G通信电源芯片,医疗超声模拟开关芯片以及车规CAN总线控制芯片等领域进入批量生产;

  (13)面板封装开发突破BPP60um加工技术,完成基板层数3层产品开发和可靠性测试,目前已经通过数十家客户上百种产品生产验证,客户应用市场从消费电子转向工业控制以及汽车电子领域;

  (14)IPM模块封装完成建立框架、IMS基板、DBC基板等全套封装工艺,铝基板封装技术在国内领先;

  (15)先进功率封测基地项目实现通线,项目聚焦于汽车电子和工控市场,是国内工艺全面、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专用封测基地;

  (16)公司参与的项目“先进智能功率全集成工艺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7)公司《一种电流增强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均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与经营成果,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自2004年起连续多年被工信部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公司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以IDM模式为主经营的半导体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对于功率半导体等产品,其研发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活动,涉及到产品设计端与制造端研发多个产业链环节的综合研发,IDM模式经营的企业在研发与生产各环节的积累会更为深厚,更利于技术的积淀和产品群的形成与升级。作为拥有IDM经营能力的公司,公司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的研发能够通过内部调配进行更加紧密高效的联系。受益于公司全产业链的经营能力,相比Fabess模式经营的竞争对手,公司能够有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和更强的产线配合能力。基于IDM经营模式,公司能更好发挥资源的内部整合优势,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能够缩短产品设计到量产所需时间,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更高效、灵活的特色工艺定制。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功率半导体等产品领域积累了系列化的产品线,能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合计拥有1,100余项分立器件产品与500余项IC产品,拥有CRMICRO、华晶等多个功率器件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中低压沟槽MOS、SJMOS、SBD、FRD、IGBT工艺平台及相应模块和系统应用方案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公司是国内产品线最为全面的功率半导体厂商之一,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下游市场的应用场景以及同一细分市场中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产品面向汽车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消费电子等市场的电机、电池、电源三大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太阳能光伏以及工控、UPS、变频器、充电桩、电动车、通用开关电源、手机快充、照明、电动工具、家电、电焊机、储能、消防、智能电网、仪表等细分市场。

  公司具有全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水平,BCD工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MEMS工艺等晶圆制造技术以及智能功率IPM模块封装等封装技术国内领先。先进全面的工艺水平使得公司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丰富产品线的多项工艺需求。同时,公司的制造资源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拥有6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23万片/月,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14万片/月,规划12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3万片/月,具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规模化制造服务能力。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公司多项产品的性能、工艺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公司研发费用逐年增加,高研发投入奠定了工艺技术优势基础。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6,607.80万元、71,322.51万元和92,110.9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1%、7.71%和9.16%。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9,470名员工,其中包括3,897名研发技术人员,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41.15%。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均在半导体领域耕耘数十年,在不同的技术方向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并对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能力。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保证了公司的市场敏锐度和科研水平,确保了公司的产品迭代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亦满足客户终端产品的创新需求。

  公司领先的科研实力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公司牵头承担的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和参与的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公司参与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1项已完成验收,1项按计划执行中。截至2022年,公司7个研发机构被各级政府授予13项资质。其中授予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项,省级重点实验室2项,省级功率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1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项,市级先进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市级技术研究院1项。同时,公司拥有2个博士后工作站,与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大力投入研发的同时,公司也持续完善专利布局以充分保护核心技术,为业务开展及未来新业务的拓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共计231项,其中发明专利177项。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获得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041项,其中发明专利1,660项,占专利总数的81.33%。

  悠久的历史底蕴、民族品牌形象、良好的质量控制、先进的产品技术与服务为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公司客户覆盖汽车、工业、通信、消费电子等多个终端领域,客户基础庞大多元。公司秉承本土化、差异化的经营理念,深刻理解不同专业应用领域用户的需求,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优质且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及服务,保证了较高的客户粘性。

  公司目前已积累了世界知名的国内外客户群,产品及方案被不同终端领域广泛应用,市场认可度高。同时,公司亦为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提供制造及服务支持。公司与众多客户拥有多年的合作经验,长期以来与之共同成长,通过产品工艺的共同开发与客户积累了深厚且紧密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半导体行业经验,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深入观察,结合丰富的经营经验,能够准确地把握行业和公司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战略决策,帮助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董事、总裁李虹博士在半导体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近30年的丰富产业经验,是公司多项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推动者,荣获“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家”、“2020年度重庆十大经济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兼任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公司技术研究院院长、润科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外,公司管理团队的其他人员也均在半导体行业具有长时间的经验,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公司的管理团队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精神与创造力,带领着公司不断创新发展。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托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的综合实力提升和保证产品品质。目前各下属公司已经获得了ISO/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索尼GP认证、欧盟RoSH认证等诸多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获得“第二届集成电路材料奖”最佳合作奖、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称号,产品质量也得到海内外广大客户的充分认可。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半导体产业技术及产品迭代速度较快。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识别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开发出符合客户要求且具有较好成本效益的产品。为保证公司产品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及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资源。

  由于半导体行业的特殊性,公司未来仍然面临着产品迭代速度过快、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风险,如果公司的技术与工艺未能跟上竞争对手新技术、新工艺的持续升级受阻、下游客户的需求发生难以预期的变化,可能导致公司产品被赶超或替代,前期的各项成本投入无法收回,进而在新产品领域难以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

  关键技术人员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随着半导体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竞争不断加剧,若公司不能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良好的研发条件,仍存在关键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资产规模、业务规模和员工数量均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各项业务将会进一步快速扩张。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会使得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趋于复杂化,对公司的管理水平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未能及时有效应对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问题,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

  目前公司在部分高端市场的研发实力、工艺积累、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及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与英飞凌、安森美等国际领先厂商相比存在技术差距。该等技术差距会导致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相较国际领先厂商在产品性能特性、产品线丰富程度、量产规模、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的广泛性等诸多方面处于追赶地位,使公司在短期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且需要长期保持持续研发投入缩小与国际领先厂商的技术差距。如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未能缩短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差距,且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则会对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半导体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与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亦密切相关。如果宏观经济波动较大或长期处于低谷,半导体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下游市场的波动和低迷亦会导致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半导体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由于贸易摩擦等因素引致下游市场整体波动,亦或由于中国半导体行业出现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的情况进而导致产能供应在景气度较低时超过市场需求,将对包括公司在内的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强、投入高、风险大的特征。企业为持续保证竞争力,需要在研发、制造等各个环节上持续不断进行资金投入。在设计环节,公司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来跟随市场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制造环节,产线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本开支及研发投入。

  公司生产依赖于多种原材料,包括各种硅片、引线框、化学品和气体。原材料的及时供应是保证公司稳定生产的必要条件。公司的一些重要基础原材料如大尺寸硅片、光刻胶等上业呈现集中度较高的市场格局,使公司在采购该等原材料时供应商集中度也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国际政治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原材料供应可能会出现延迟交货、限制供应或提高价格的情况。如果公司出现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原材料供应,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的知识产权组合的优势是取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自有知识产权外,通过获得第三方公司IP授权或引入相关技术授权也是半导体公司常见的知识产权利用方式。

  公司在业务开展中不能保证公司的专有技术、商业机密、专利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不被盗用或不当使用,不排除被监管机构宣告无效或撤销,同时亦不排除与竞争对手产生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此类纠纷会对公司的业务开展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亦不排除未能及时对临近保护期限的知识产权进行续展的风险。同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不同国别、不同的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的解释和认定存在差异,若未能深刻理解往往会引发争议甚至诉讼,并随之影响业务开展。

  公司仅与经认可的、信誉良好的第三方进行交易。按照公司的政策,需对所有要求采用信用方式进行交易的客户进行信用审核。另外,公司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持续监控,以确保公司不致面临重大坏账风险。

  公司保持了充分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并对其监控,以满足公司经营需要,并降低现金流量波动的影响。公司所承担的流动风险较低,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报表不构成重大影响。

  公司面临的市场利率变动的风险主要与公司以浮动利率计息的借款有关,公司负债率较低,因此利率波动对公司影响较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电子、工业电子/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兴起,国内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国内外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外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对中国市场日益重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果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性能与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与优化营销网络,则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如果未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未来国际贸易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部分产品出口境外地区,亦有部分设备、原材料从境外进口。如果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境外客户可能会减少订单、要求公司产品降价或者承担相应关税等措施,境外供应商可能会被限制或被禁止向公司供货。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公司的经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人民币与美元及其他货币的汇率存在波动,并受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外汇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更改了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的计算方式,要求做市商在为参考目的提供汇率时考虑前一日的收盘即期汇率、外汇供求情况以及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本公司难以预测市场、金融政策等因素未来可能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产生的影响,该等情况可能导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本公司的销售、采购、债权及债务均存在以外币计价的情形,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可能对本公司的流动性和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

  1、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适用境内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上市公司存在差异的法律风险

  公司为一家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设立的公司。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2018〕21号)的规定,试点红筹企业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运行规范等事项可适用境外注册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本公司注册地法律法规对当地股东和投资者提供的保护,可能与境内法律为境内投资者提供的保护存在差异。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需遵守《开曼群岛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与目前适用于注册在中国境内的一般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模式在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以及剩余财产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012.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7%;实现利润总额265,266.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1,70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645,779.96万元,较期初增长19.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98,072.26万元,较期初增长15.56%。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1,092.67万元,同比增长8.77%,主要系因公司充分发挥IDM模式优势,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紧抓国产替代机遇,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

  2、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39个百分点,主要系因公司推动产品应用向工控、新能源光伏、通信和汽车电子领域拓展升级,深化中高端应用领域头部客户合作,产品获利能力好于上年同期,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3、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4,915.96万元,同比增长15.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5,323.54万元,同比增长7.30%,主要系因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同时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有所增长。

  4、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92,110.91万元,同比增长29.15%,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9.16%;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共计231项emc易倍体育,其中发明专利177项。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获得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041项,其中发明专利1,660项,占专利总数的81.33%。

  2022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局部地缘冲突加剧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不同类别的表现有所分化,模拟和分立器件仍保持稳定增长。从行业来看,虽然传统电子产品需求萎缩,但结构化机会显现,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增长幅度较大。根据Gartner的统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达到6,180亿美元,增长4%,但预计2023年将下降3.6%。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估,全球半导体市场今年仍将出现4.4%的增长,规模达约5,800亿美元,但预计2023年将下降4.1%。IC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360亿美元,增长约3%,但预计2023年将减少约5%。在经历了2023年的周期性下滑后,ICInsights预测半导体销售额将出现反弹,并在未来三年实现更强劲的增长。到2026年,半导体销售额预计攀升至8,4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根据IBS数据,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将达到6,06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达到1万亿美金。尽管由于周期性的特点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半导体市场的销售额出现了短期波动,但芯片在使世界更智能、更高效、更互联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半导体市场的长期前景仍然非常强劲。

  2022年,国内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总体实现了平稳增长,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表现依然突出,后续工业稳增长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总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芯片结构性短缺仍在延续,但智能手机、PC等消费领域终端市场已经出现疲软。根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共出口2,734亿个,同比下降12%。据工信部统计,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3,242亿块,同比下降11.6%。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803亿美元,但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6.3%,与2022年11月相比,12月环比中国地区销售额下降5.7%。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芯片产品水平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需要以及行业应用需求。随着5G、AI、物联网、自动驾驶、VR/AR等新一轮科技逐渐走向产业化,未来十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进口替代与成长的黄金时期,逐步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贸易摩擦等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加速进口替代、实现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及消费电子萎缩使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根据各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IBS、ICInsights等近期发布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或将陷入衰退的局面,预计将下降3%左右。世界政治局势、全球经济增长的趋势和国际经贸政策的变化情况仍存将直接影响到半导体产业的景气情况。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之一,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属于国家高度重视和鼓励发展的行业。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将集成电路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支持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如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工信部颁布的《物联网“十三五”规划》、2020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半导体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纲要提出需要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坚定发展半导体产业已上升至国家重点战略层面,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产业,国家政策的高度支持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重大机遇,预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公司是华润集团半导体投资运营平台,曾先后整合了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等中国半导体先驱。公司及下属相关经营主体曾建成并运营中国第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英寸晶圆生产线,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专项工程。经过多年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自2004年起连续多年被工信部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公司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以IDM模式为主经营的半导体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运营完整产业链的半导体企业,基于此优势,公司正逐步向综合一体化半导体产品公司转型发展,矢志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并最终成为世界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与方案供应商。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设计自主、制造全程可控,在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领域均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未来公司将围绕自身的核心优势、提升核心技术及结合内外部资源,不断推动企业发展,进一步向综合一体化的产品公司转型,矢志成为世界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与方案供应商。

  公司将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聚焦于功率半导体及智能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新经济领域的半导体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在业内的领先优势,同时深耕进口替代的中国市场机会,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保持、巩固并提升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鉴于半导体行业是人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行业的发展以研发设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为主要驱动因素,公司顺应前述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密切关注中国及全球市场需求,从产品能力、研发投入、行业整合、对外合作以及资源协同等方面制定发展战略,以优化公司现有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为公司在巩固现有细分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宽公司的业务领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规划措施如下:

  针对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智能便携等社会需求,以及新基建、大消费、大数据、5G等热点应用领域,结合功率器件产品技术发展路径,公司将加大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加强功率器件先进封装研发能力和资源配置,加强模块产品研发能力和资源配置。

  公司积极在“电机+电池+电源”应用领域布局,实现细分市场领先以及高端应用领域突破。同时,公司还将在工业控制类细分市场中寻求更大的提升,并在汽车电子领域内从周边产品逐步向核心产品拓展,提升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业务。

  公司将通过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通过建设自身的研发体系、加强研发投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来整体部署科技研发。公司在研发方面会持续投入资源,以加强公司核心技术的能力,全面提升产品组合的技术竞争力。此外,公司会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合作,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内外团队的合作,共同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

  公司将以6吋和8吋产线吋产线的技术优势进行基础工艺技术开发及产品系列化研发,推进GaN、SiC等宽禁带器件产品研发与生产,深化产品技术研发和应用匹配,实现宽禁带器件产品的产业化,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巩固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一体化的运营能力,积极布局长三角,成渝双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

  公司将集中整合现有功率半导体封测资源,围绕标准功率半导体产品、先进面板级功率产品、特殊应用的功率半导体产品三大工艺平台,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5G、AIOT等新基建领域,以巩固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通过内生发展的方式提高运营能力外,公司还将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运营能力。公司将利用制造资源的优势,并购整合具有技术优势的功率半导体及智能传感器产品公司,提高公司的产品规模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通过和国产设备及材料厂商的紧密合作,形成以国产设备、国产材料为主的产品验证平台,推动国产设备和材料技术提升的同时,保证自身的供应链安全。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典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于技术人员的知识背景、研发能力及操作经验积累均有较高要求。杰出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公司会在多个方面持续吸纳和培养人才,建设一流的团队,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人才管理方面,公司将采取积极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及业务需求,引进行业领军人才,中高端技术人才,打造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同时根据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对管理团队进行优化并组织开展梯队建设工作,持续完善管理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多种方式培养锻炼技术人才,为科技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发展路径。同时加大与国内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

  公司将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核心技术优势等,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放眼内外业态发展趋势,完善产业协同互补,放大全产业链效应,把握好市场机遇,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一方面积极推进前瞻性研发项目的实施,积极广发覆盖工控、汽车电子、智能传感等应用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科技创新多元化的应用领域布局。实现产业从“做大”到“做强”跨越式转变。另一方面深耕现有产品和市场,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工艺平台行业领先,横纵向延伸拓宽产品种类,通过技术研发创新,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研发的深度与广度,增强自身技术储备实力,满足客户和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与方案供应商。

  IGBT产品:公司进一步加大12吋IGBT工艺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加快8吋产品系列化与上量、IGBT模块化及上量,同期开发高电压段、高端IGBT和FRD产品,持续推动智能电网等高端应用领域客户推广,加快光伏储能、工控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产业化,有序推进IGBT车规级产品开发,努力实现车规级产品进入汽车电子核心应用。2023年公司IGBT产品线亿元以上销售规模。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功率器件设计开发、工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加快推动碳化硅技术平台多元化、产业化,在现有碳化硅二极管市场拓展基础上,研发迭代新一代碳化硅二极管产品,持续完善产品型谱;同时进一步加大SiCMOSFET工艺技术能力建设和产品设计开发,推进SiCMOSFET产品规模上量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的推广。推动氮化镓MOCVD外延技术能力建设,持续开展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工作,发挥外延并购整合优势,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丰富量产产品,服务高端应用客户群。2023年公司宽禁带半导体的目标是整体销售上亿元平台。

  MOSFET产品:积极推进中低压MOSFET的工艺技术开发与产品研发,加快技术迭代与创新,保持并扩大中低压MOSFET产品竞争优势,推动高压超结MOSFET平台开发及产品系列化丰富,扩大8吋和12吋MOSFET产能规模,以高可靠性、高性能MOSFET产品推动CRMICRO品牌在国内MOSFET市场的稳定供应。2023年MOSFET产品整体实现增长,其中高压超级SJMOS目标增长90%以上。

  成熟工艺平台产品:公司将持续推进成本降低及工艺技术稳定,加大肖特基SBD芯片电源类通用产品和光伏产品成品化、模块化进程,进一步提升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

  功率IC产品:公司将利用超高压BCD工艺技术和一体化优势,进一步丰富LED驱动、锂电管理、开关电源和无线充电的产品组合,积极推进单片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研发工作。基于氮化镓的PD电源控制芯片结合超结MOS实现快充方案,氮化镓驱动芯片2023年底推向市场。电网智能终端应用目前实现700V高压启动,2023年底推出1200V高压启动PWM控制器,实现技术突。

搜索